2、簡述現代建筑的國際式風格
《城市景觀美學:理論架構與發展前景》
內容提要:在當今中國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城市景觀美學已經成為我們亟待填補的學術空白。城市個性是城市景觀美學的主要因素。先在的原生態自然景觀構成了城市個性的自然屬性,歷史文化積淀構成了城市個性的社會屬性。讓自然回歸城市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植樹率和大草坪,而是包括再造自然和保留荒野等多方面的內容。
關鍵詞:城市景觀美學/城市個性/原生態自然景觀/歷史文化積淀/再造自然/保留荒野
一、引言
1960年代以來,環境美學在西方學界興起。1966年羅納德?赫普本(RonaldHepburn)發表其開拓之作《當代美學及其對自然美的忽略》,該文被認為對于環境美學的發展具有奠基意義,在此文發表之前,“該主題在20世紀哲學美學中幾乎不存在”[1]。2004年卡爾松(AllenCarson)和伯林特(ArnoldBerleant)合編的《自然環境的美學》(TheAestheticsofNaturalEnvironments)出版。國內學界對環境美學往往存在著一個誤解,以為環境美學主要關注的是自然環境的美學問題。2007年,卡爾松和伯林特合編的《人文環境的美學》(TheAestheticsofHumanEnvironments)出版,在該書“導言”中,編者明確指出:“在本冊編輯的關于人文環境的審美欣賞的論文,是作為我們早些時候編輯的《自然環境的美學》的姊妹集出版的?!蹦敲?,為什么要出版該書呢?編者說,因為“環境研究已經很清楚,我們不大可能找到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地方,現在地球表面已經幾乎沒有留下什么真正的荒野地區”[2]。
這里涉及的是環境美學的一個基本問題,即對環境概念的理解。和國內生態美學通常理解的環境不同,環境美學所說的環境,主要是人文環境而非自然環境,因為我們所面對的地球表面,絕大部分是人類改造過或是受到過人類活動影響的環境,這些環境的核心部分是城市、鄉村、工廠、牧場等人類居住和活動地域所形成的獨特景觀。合乎邏輯的結論是,環境美學研究的內容當然包括對自然環境的審美欣賞,但更重要的是人文環境的審美欣賞。在人類居住和活動影響所及的人文環境中,城市環境具有頭等重要的意義,城市景觀及其審美欣賞,值得引起我們特別關注,城市景觀美學是人文環境美學的核心組成部分。
城市并非現代現象,而是與人類文明史相伴,“古代幾大文明都有其代表性的偉大城市,但其主體并非城市,城市文明至多可說是被汪洋大海的農業文明包圍的孤島”[3],工業革命標志著人類歷史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型,導致世界范圍的城市化,大量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迅速成為文明主體,城市不僅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被看作人類文明的標志,而且城市化的程度被認為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歷的過程。20世紀初期全世界約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1975年這個數字達到37.8%,1995年達到45.3%,2006年約半數人口居住在城市,2030年這個數字將超過60%[4]。
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不同之處在于,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程度普遍較高;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相同之處在于,發展中國家正在經歷著發達國家曾經經歷過的城市化進程?!岸际谢枪I革命的結果,也是現代化的一種標志。在歐美發達國家,城市居民約占70%~80%,即使那些非城市人口,也受著城市的強烈影響。今天,第三世界的現代化,也是一個都市化的過程?!盵5]城市化是現代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國作為正在崛起的發展中國家,其遼闊的領土和龐大的人口處于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中國的城市化目前只有30%多一點,13億人口中,有近9億人口居住在農村。而中國現代化農業所需要的農民,最多也就1億。此外,我國的人口數量會在本世紀中葉達到最高峰,有15億左右,這就意味著在今后幾十年內,我國會有10億左右人口要從農村遷入城市。
這導致中國城市急劇膨脹,其空間環境和物質形態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居住、就業、環境等諸多問題相繼產生,其中有一個緊迫問題,因處于美學和城市理論等學科的交叉點而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這就是城市外觀的顯著變化而需要我們致力于建設的城市景觀美學,這已經成為我們當今學術研究中亟待填補的學術空白。根據筆者在CNKI學術期刊網和雅虎、百度等中文網頁和雅虎英文網頁檢索的結果,以“城市景觀美學”為題的相關論著尚不多見,這與當今中國快速城市化的態勢極不適應。隨著中國社會擺脫普遍貧困化并經溫飽社會步入小康社會之后,由于中國城市發展的現實需求,人們要求城市從宜居轉向安居和樂居,從過去的功能型城市向著審美型城市轉型,城市景觀美學的重要價值日漸凸顯,發展前景日趨廣闊,其基本理論的探索和建構已經提上了當今中國美學建設的議事日程。
二、從實用走向審美
城市是人類改造自然的成果,是人文環境的核心。從生態學的觀點來看,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城市建設必須面對的,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矛盾貫穿城市建設始終。從美學的觀點看,如何評估城市環境本身,如何處理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兩者是對立的嗎?能否從對立達到和諧?這是城市景觀美學必須考慮的基本理論前提。近年來國內生態環境惡化招致日益廣泛的批評,從這樣的現實語境出發,國內生態美學研究往往致力于闡發老莊“無為”思想的現代意義,形成了一種漸趨定型化的觀念,即所謂“自然本真化”,主張人類對自然界的態度從順其自然始,到不要人為地加以干預終,結論是人類的實踐活動對自然環境必定是有害的。
這種理解建立在對西方環境美學和生態學思想誤解的基礎上,與卡爾森和柏林特的觀點也不吻合。就環境美學角度而言,人類的活動也參加了環境多樣性的創造[2],無論城市還是鄉村,沉甸甸的麥穗、牧場上雪白的羊群、碧波蕩漾的頤和園、北海公園的白塔,都是人類創造環境美的多樣性的確證。甚至從生態學角度來看,自然沒有也不可能提供人類所需要的東西,只有通過人類的實踐活動才能達到人與自然的最終和諧。從世界范圍來看,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國家既有漫長的文明史,又被視為全球環境保護的理想地區,因而具有特別的典范意義。美國學者杜博斯(ReneDubos)以法國為例闡述了這個問題:“法蘭西島大區的農業區域位于巴黎以北,人類從石器時代晚期就居住在這里,并給這里帶來了深刻的變化。在有人類居住之前,這個地區盡是森林和沼澤;若不是人類的到來,這里仍是一片蠻荒。在人類的影響下,這里已經變成了生機勃勃的農田,經過改造的森林和河流、公園、園地、村莊與城鎮。雖然歷經戰火及其他紛擾,該地區一直保持著生態上的多樣性。同時,該地區也一直很富庶。從人類的角度看,該地區是越變越好的。較之一直讓這個地區處于蠻荒狀態,今天的一切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僅看起來更加賞心悅目,感覺上也更好。法蘭西島大區是揭示人與地球相互關系的一個很典型的例子。該地區的歷史發展證明了人類能夠深刻地改變地球的表面而又不破壞地球。事實上,人類在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能夠創造新的、持久的生態價值?!盵6]
這段話對法國巴黎北部地區的生態學闡釋,對城市景觀美學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其中包括理解人文環境與自然環境相互關系中的基本原則,可以調整和校正我們的相關誤解:(1)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人類不是無所作為,不加干預,而是有時候必須深刻地改造大自然的蠻荒狀態;(2)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人類需要設法而且也能夠保持自然的生態多樣性;(3)從有益于人類的角度看,人工改造后的自然能夠明顯優于蠻荒的自然,并且越變越好;(4)從審美的眼光來看,改造后的自然能夠比蠻荒的自然更加賞心悅目,感覺上更好;(5)更重要的是,人類能夠深刻地改變地球表面而又不破壞地球;(6)結論是,人類因創造了新的持久的生態價值而能夠與自然和諧共處。從城市景觀美學的視角,我們還可以再補充如下內容:(7)人類能夠創造獨特和持久的審美價值而能夠與自然和諧共處;(8)既然在一個廣袤的農業區域內能夠做到這一點,在一個更小范圍的城市區域內也能辦到;(9)城市景觀除了設法保持并能夠做到自然生態的多樣性之外,還需要做到也能夠保持人文景觀的多樣性。
城市是根據人們的需要發展起來的,當今城市建設中產生的諸多問題及其改變,無不和人類對于城市的理解息息相關。理解城市并不容易,因為城市是一個不斷流動的范疇,歷時數千載,跨越東西方,涉及復雜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等多種因素。迄今為止國內學界對于城市的理解主要是功能性的,城市被認為是“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居民以非農業為主的地區,通常是周圍城市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7]。城市被認為包括這樣幾個基本要素:人口高度聚集的地區、建筑物和基礎設施密集的地區、工業和服務業高度聚集的結果、市場交換的中心[8],這些觀點主要著眼于強調城市在居住、工作和交通等方面的實用功能,而城市樂居、宜游等方面的娛樂和審美功能則未能進入我們的視野。
存在決定意識,這種理解有其客觀原因。從城市的歷史發展來看,早期城市是王權政治的產物,城市功能主要是行政中心或軍事重鎮,巍峨壯麗的皇宮和高聳厚重的城墻,作為向我們打開著的大書,就是彼時彼地的人們理解城市功能的歷史詮釋。工業革命后的現代城市以生產和交換為中心,20世紀中期以后的城市則迅速向著知識生產和信息集散中心的方向發展。曼徹斯特作為棉紡織工業的發祥地,揭開了工業革命的序幕,成為大工業城市的先驅;底特律作為世界汽車工業之都盛極一時;紐約作為美國金融中心對世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這些大都市書寫著人們對于城市功能的理解。
中國城市的發展歷程也是這樣,在城市發展早期,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物質財富匱乏,不管是技術水平的制約還是城市建設資金的投入,都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實用功能,即使在中國現代社會的發展前期,這種城市建設模式依然如此。作為一個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經歷了長期動蕩與戰亂之后,在一個社會氛圍普遍激進的大規模建設時代里,中國當代城市建設主要集中于實用功能,是不難理解的。根據普列漢諾夫的觀察,革命對于同時代人的審美意識有著特殊的影響,內容取代形式,政治取代藝術,功利取代審美,成為革命時期的一個顯著特征[9]。在中國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激進時代,婦女不打扮是一種時尚,新的審美觀念尚未成型,歷史傳統的審美趣味受到激烈排斥,對于審美形式外觀的任何追求都被認為是與歷史上的剝削階級相關聯的陳腐趣味,為革命所不容。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想要從審美的視角系統和深入地思考城市景觀,無異于癡人說夢。但是隨著當今中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建筑技術水平日益提升,城市建設正在從實用功能越來越多地向審美功能提升。實用與審美的統一,人與自然的和諧,是未來中國城市發展的必然走向。
三、城市個性的自然屬性
自然環境的觀賞性建立在自然界生態景觀多樣性的基礎上,人文環境的觀賞性則建立在人文景觀多樣性的基礎上,而城市中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是緊密聯系并相互依存的,因為城市的基本特征在于,人類是在自然原生地貌的基礎上建立了城市人文景觀,城市中的自然與人文、原生景觀與再造景觀不可分割。由此決定了城市景觀的基本特征在于,不同的城市應當有著自己的獨特景觀即審美的形式外觀,由此構成了城市景觀的多樣性,城市景觀多樣性有待于人們意識到城市的獨特個性?,F在中國的城市景觀往往使人產生“審美疲勞”,因為許多城市使觀賞者產生一種審美心理即“熟能生厭”,類似或雷同的審美對象反復地多次觀賞,必然會使觀賞者產生厭倦感,審美心理的基本特征是求新求異求變,而當代中國的不少城市景觀恰恰令人感到失望,往往是中小城市模仿大城市,大城市模仿香港和紐約?,F在國內許多城市斥巨資建設起來的城市廣場、綠地、建筑,如出一轍,單調乏味,難以令人產生美感。
按照康德的觀點,藝術與自然的第一個重要區別,就是藝術是人的創造物[10]。而城市從來就不是純客觀的東西,它作為人的創造物,經過了人的心靈化,歷經數千年發展到今天,從早期較為簡陋的小鎮發展到今天的大都市,包括建筑、道路、橋梁、公園、廣場在內的城市景觀,早已不再停留于粗陋的實用階段,而是按照美的規律來創作的公共藝術作品,當今中國城市中層出不窮的街心花園和城市雕塑,就是我們正在努力將城市藝術化的確證。藝術貴在獨創,亦步亦趨的模仿和簡單的復制是藝術的大忌,藝術的生命在于獨特鮮明的個性。從這個角度來審視,我們很容易發現,威尼斯是水城,曼谷是佛教城,洛杉磯是電影城,世界許多著名城市都有強烈鮮明的個性,不同城市之間相互區別的藝術個性既包含了自然景觀的多樣性,也包含了人文景觀的多樣性,兩者的有機統一是構成城市景觀美的主要因素之一。以此反觀我國當代城市建設,在步履蹣跚追逐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進程中,省城模仿京城,地級市模仿省城,鄉鎮模仿縣城,許多城市喪失了自己的寶貴個性而淪于平庸,難具迷人風采。
盡管城市景觀是人工建造而成的,但一座城市的個性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卻不是人們隨心所欲地賦予的,而是必然會受到客觀條件的制約,包括城市所處的特定地理環境、歷史上承傳下來的文化藝術傳統等多種因素規定了城市個性。特定的地理環境因素,也就是原生自然景觀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城市個性,并構成了城市景觀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威尼斯因四面環海必須是水城,拉薩作為世界著名的高海拔城市只能是日光城,兩座城市的自然風貌迥然不同,這是特定和先在的地理環境所決定的。美國學者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Hartshorne)在《地理學的性質》中使用了primitivelandscape一詞,指人類進入之前某個地區的原生自然景觀,是一個地區所有自然因素的總和,具體解釋為地球外部可見的、可觸摸的表面,包括植被、裸露的土地、冰雪、水體[11],具體說來,原生自然景觀的要素包括地形、土壤、氣候、植被、水源、交通位置等,這些對于生命的產生和形成以及人類的活動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也直接決定著城市風貌外觀。
城市必須在原生自然景觀的基礎上建造,這是不可選擇和更改的,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不同城市的外觀形態。重慶是山城,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道路或盤山蜿蜒而上,或由橋梁和隧道組成。坐落于華北平原的北京,數百年來的城市景觀是平面展開的紫禁城、胡同,平坦筆直的東西長安街和一望無際的天際線,與重慶天然地形成了極大的差別。中國傳統美學有一個重要概念叫“江山之助”,《文心雕龍?物色》說:“若乃山林皋壤,實文思之奧府,略語則缺,詳說則繁。然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這里以屈原為例明確肯定了自然地理環境對文學的直接作用,由于城市景觀越來越成為一種按照美的規律來建造的公共藝術,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講,人類建造城市景觀過程中,“江山之助”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正在超過而且將遠遠超過詩歌、小說、電影等文藝創作。
和自然景觀不同,由于城市是人類歷史活動的產物,人類的思想觀念、審美趣味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水平等因素,對城市景觀有著強烈影響,即使是原生自然景觀,也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必須通過人類活動這個環節才能對城市發生作用。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工作和休息,決定了城市景觀必然以人文景觀為主導,主要部分包括住宅、寫字樓、歌劇院、電影院、學校、醫院、教堂等建筑物以及道路、橋梁、公園、交通工具和城市綠化帶等公共設施。如果說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古代社會,城市景觀受到當地原生自然景觀深刻的和強有力的制約而形成不同的城市風貌,天然地具有鮮明個性,那么,當今發達的科學技術使城市景觀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能夠貫徹和實施人們的主觀意圖,人們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擺脫當地原生自然景觀的束縛,很方便地推掉山丘,填平湖泊,使不同城市之間的雷同和復制變得更加便利。
這些變化了的條件對城市建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必須約束自己的主觀隨意性,自覺增強對城市個性的把握和認識。先在的原生自然景觀構成了城市個性的自然屬性,城市景觀的規劃和建設要充分尊重當地原有的地形地貌,并在和其他城市的比較中彰顯自身特色。重慶是著名山城,成都是內陸平原城市,廣州是南方最大的海濱城市,在原生地理環境方面有著自身的鮮明特點,城市個性的自然屬性及風貌外觀的基本定位,理應從這些方面加以把握,努力尋求城市建筑、公路等人文景觀與山水江河、平原大海等原生自然景觀的和諧統一,在此基礎上謀求城市景觀的進一步規劃和發展。如果僅憑執政者的個人好惡搞政績工程或面子工程,對城市個性的自然屬性加以扭曲、閹割甚至背道而馳,將會給城市的未來發展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害。
篇幅有限 資料來源:
另有:
《簡約主義是什么?》
《論歐式建筑的裝飾性與審美性》
圖片參考:
《看世界新增了哪些地標建筑》
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簡介:現代主義建筑是指二十世紀中葉,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導地位的一種建筑思想。這種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張:建筑師要擺脫傳統建筑形式的束縛,大膽創造適應于工業化社會的條件、要求的嶄新建筑。因此具有鮮明的理性主義和激進主義的色彩,又稱為現代派建筑。 現代主義建筑思潮產生于 十九世紀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紀20年代,在50~60年代風行全世界。從60年代起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筑已經過時,有人認為現代主義建筑基本原則仍然正確,但需修正補充。70年代以來,有的文獻在提到現代主義建筑時,還冠以“20年代”或“正統”字樣。1919年,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擔任包豪斯校長。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為歐洲最激進的藝術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動了建筑革新運動。德國建筑師密斯?范德羅也在20年代初發表了一系列文章,闡述新觀點,用示意圖展示未來建筑的風貌。巴黎附近的薩伏伊別墅20年代中期,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設計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風格的建筑。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格羅皮烏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薩伏伊別墅、巴黎瑞士學生宿舍和他的日內瓦國際聯盟大廈設計方案、密斯?范德羅的巴塞羅那博覽會德國館等。在這三位建筑師的影響下,在20年代后期,歐洲―些年輕的建筑師 ,如芬蘭建筑師阿爾托也設計出一些優秀的新型建筑。與學院派建筑師不同,格羅皮烏斯等人對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當關心,有的人還對此作了科學研究。1927年,在密斯?范德羅主持下,在德國斯圖加特市舉辦了住宅展覽會,對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風格的形成都產生很大影響。1928年,來自12個國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師代表在瑞士集會,成立國際現代建筑協會,“現代主義建筑”一名也四處傳播。從格羅皮烏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羅等人的言論和實際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提倡的“現代主義建筑”是要強調建筑要隨時代而發展,現代建筑應同工業化社會相適應;強調建筑師要研究和解決建筑的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主張積極采用新材料、新結構,在建筑設計中發揮新材料、新結構的特性;主張堅決擺脫過時的建筑樣式的束縛,放手創造新的建筑風格;主張發展新的建筑美學,創造建筑新風格?,F代主義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學原則。其中包括表現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統一;建筑形體和內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邏輯性;靈活均衡的非對稱構圖;簡潔的處理手法和純凈的體型;在建筑藝術中吸取視覺藝術的新成果。對這些建筑觀點,有人稱為“功能主義”,有人稱為“理性主義”,不過更多的人則稱為“現代主義”。紐約聯合國大廈―現代主義早期板式建筑在20世紀20~30年代,持有現代主義建筑思想的建筑師設計出來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頂,不對稱的布局,光潔的白墻面,簡單的檐部處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裝飾線腳等等。這樣的建筑形象一時間在許多國家出現,于是有人給它起了一個名稱叫“國際式”建筑,當然,這樣的稱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F代主義建筑思想在20世紀30年代從西歐向世界其他地區迅速傳播。由于德國法西斯政權敵視新的建筑觀點,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先后被迫遷居美國;包豪斯學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學內容和設計思想卻對世界各國的建筑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巴西議會大廈現代主義建筑思想先是在實用為主的建筑類型如工廠廠房、中小學校校舍、醫院建筑、圖書館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紀念性和國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實現,如聯合國總部大廈和巴西議會大廈?,F代主義思潮到 了二十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
本網站文章僅供交流學習 ,不作為商用, 版權歸屬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若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我們將立即刪除.